总的来说,债券基金主要分为纯债券型基金、混合债券型基金和债券指数型基金三类:
纯债券型基金是指90%以上的钱都投到债券资产里,剩余一部分资金用于流动性管理,应对投资者的赎回需求。
根据久期的不同,纯债券型基金又分为长期纯债基金、短债基金、超短债基金。其中,久期在10年以上的为长期债券基金;久期在1年以上、3年以下的为短债基金;久期小于1年的为超短债基金。(详戳:为什么久期越短 债券资产流动性越好?| 基金研究所)
一般来讲,债券资产的剩余期限即久期越长,投资周期越长,收益率原则上会越高。但与此同时,受利率波动的影响也越大,利率风险越大。而期限较短的债券则会在流动性和赎回便利性方面更有优势,投资组合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,但收益往往会相对较低。
混合债券型基金是指除了投资债券,又可以投资股票、可转债等权益类资产的债券基金,是典型“固收+”产品。根据其配置的权益类资产方式不同,可进一步划分为一级债基与二级债基。
其中一级债基可投资可转债,持有可转债转股形成的股票,但不可在二级市场投资股票、权证等。二级债基相较于一级债基,则放宽了二级市场投资股票的限制。
债券指数型基金则是指主要跟踪某一特定债券指数的基金,如国债、地方政府债、政策性金融债、同业存单、可转债、高等级信用债、城投债等,对投资者专业性要求较高。
比如今年频出爆款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,就是一种指数型债券基金。这类产品在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方面比一般债基更低,但放弃了通过主动选股、杠杆及久期调整等手段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,收益往往比传统的债券型基金低。